合阳文明网讯:(通讯员 梁翠)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水泥道路,一行行错落有致的行道树木,一个个房前屋后建设的“小菜园”、“小花园”……无不勾勒出一幅和美的画卷,走进新池镇各村(社区),处处洋溢着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勃勃生机。
11月27日,新池镇组织全体领导、同志,14个村(社区)支部书记、“两代表一委员”开展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活动采取实地查看、支部书记汇报、现场测评、会议点评的形式让观摩成员了解各村(社区)在人居环境方面的特色亮点做法。
找差距,观摩现场“取经”。北顺村从内而外的的干净让观摩人员不时发出感叹。北顺村村组干部以身作则不仅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彻底清扫,而且带头对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卫生清洁,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整治环境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在家农户每月只交4元钱的垃圾收集处理费,费用不高,却让村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大大提高了!”坡南村党支部书记王松茂介绍到。在随后的学习交流中,观摩成员也了解到坡南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得益于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村民也从开始不习惯到最终养成了自觉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的好习惯。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一路议,观摩人员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现场提问等方式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
学经验,提升乡村“颜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重要是要定制度、养习惯、抓成效。”在观摩点评会上,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王建红为与会人员分享经验。
为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在镇级层面上,新池镇探索建立“三五”机制,同时,依托“美丽庭院”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逐步建立起村规民约,为美丽乡村“铸魂”。
在村级层面上,各村(社区)也出有实招。观摩中,北顺村副书记李普国介绍,他们为9名保洁人员,划分了责任区域,每季度评选1名优秀保洁员并奖励100元。坡赵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内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党员、群众代表为户长,10-15户选出一名户长,实行“定人、定责、定区域”。南顺村坚持每季度以组为单位开展一次观摩评比会,通过民主测评的方式对环境整治成效最好的一组发放“环境卫生评比先进组”流动红旗,并在每组中选出一户五星好评户进行表彰。
“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各村(社区)亮点突出,形成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副镇长吕泽伟在点评中说道。
宋家庄村围绕“脊兽”非遗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宋家庄古建艺术专长,对广场周围及进村主巷道进行改造提升,保留本土特色和关中乡土风貌。韩庄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打造了农耕文化展示区域,助推村庄外增“颜值”、内塑“气质”双提升。街道社区张家庄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积分发放、最美庭院评选相挂钩,形成人居环境提升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红星社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以人居环境提升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实地参观中,观摩人员看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感受到了乡风文明,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典型引路,我们要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让农村面貌发生巨大改变,让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观摩人员纷纷表示道。
鼓干劲,唱响整治“强音”。观摩点评会上,对测评考核排名靠前的北顺村、宋家庄村授予流动红旗,颁发1000元奖金,对排名靠后的北王庄村发放流动黄旗。
今年以来,新池镇实行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红黄旗”常态化制度,激发了全镇各村(社区)增先进位、后劲赶超的进取意识,形成了对标先进、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党员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我们要通过这一举措,先进带动后进,动员整治加监督,促使全镇面貌得到整体改变。”镇党委书记、镇长邹晓岗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各村(社区)要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形成村干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针对门前“三推”、垃圾瀑布、卫生死角、主要巷道、垃圾场等重点部位下茬下势。同时,将环境卫生整治同党员十二分制管理、积分评定等有机结合,坚持“三五”机制、“网格”机制、“清运”机制、“奖惩”机制不动摇,使环境有新变化,工作成效上一个新台阶。
地址:合阳县天合园东南角文化大厦3楼 电话:0913-5524056 邮编:715399 邮箱: hywenmingban@163.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8 版权所有: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 陕ICP备19014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