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文明网讯:(通讯员 殷俪萁)金秋送爽,重阳又至。为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辖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近期,合阳县城关街道关工委组织各村(社区),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以实际行动为银发群体送上节日关怀,在全街道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以“情”动人:定格时光里的银发温情
“结婚四十五年,今天总算补上了‘仪式感’!”古莘社区72岁的张阿姨捧着鲜花与老伴的合影,笑容里满是欣喜。这是古莘社区推出的“岁月执手,情暖金秋”公益摄影活动现场—社区邀请10对60岁以上老人,通过专业化妆、场景布置、镜头记录,将老人们相伴的默契、节日的喜悦定格成装裱精美的照片。

同样以温情为底色的,还有花园社区打造的“金秋承孝义 欢声敬耄年”系列活动。针对辖区50余位老人的需求,社区不仅策划了集体生日会,让老人们在《生日快乐》的旋律中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更贴心设置老年婚纱摄影环节,帮许多老人弥补了年轻时未拍婚纱照的遗憾。

让老人感受到重视与牵挂,是各村(社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的初心。各村(社区)将始终以老人情感需求为出发点,用细节传递温情,让节日更有“人情味”。
以“乐”相会:激活传统里的节日活力
环北社区活动室里,县戏曲家协会演员演绎的秦腔经典选段《花亭相会》赢得满堂喝彩,老人们跟着哼唱、轻打节拍,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这是环北社区围绕“秦声秦韵贺重阳 孝行孝心暖桑榆”主题,打造的文化敬老活动—除了秦腔表演,社区还组织工作人员带来诗朗诵《诗与情的长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传递对长者的敬重,让传统文化成为连接社区与老人的“情感纽带”。
在泰山社区,第三届“情暖金秋爱在重阳”暨“耄耋笑脸”进社区活动顺利举行,将“文化传承”与“榜样示范”相结合:通过征集老人笑脸、展示幸福生活场景,让“桑榆未晚”的活力感染更多居民。
传统文化是重阳节的“根”与“魂”。各村(社区)将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秦腔、传统手工等元素融入敬老活动,让老人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以“实”惠民:织密贴心服务网络
“垃圾分类投壶这个游戏设计得真巧妙!”花园社区一位戴老花镜的老人,一边将“废旧电池”卡片投入红色危废桶,一边笑着称赞。为了让敬老活动既热闹又有实效,花园社区在活动中融入反诈骗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等互动游戏,还设置簪花团扇、相框手工制作环节,既提升了动手能力,又掌握了实用技能。
西卓子村则聚焦吃饭问题,借重阳节契机启动“互助幸福院助餐”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白灵村为老人送上被褥等慰问品;南苑社区则围绕“情系桑榆晚 爱暖重阳节”主题,为30余名老人普及健康知识、提供健康服务。

敬老不能只停留在过节,更要落在日常。各村(社区)将持续关注老人的饮食、健康、安全等实际需求,将节日服务延伸为日常,让老人时刻感受到关怀。
以“德”为先:树立孝亲的文明新风
“现在授予郑莉娜、李念香‘好婆婆’荣誉证书,授予段明丹等‘好媳妇’荣誉证书……”在环北社区重阳节活动现场,关工委为6名“好媳妇”“好婆婆”代表颁发证书与礼品,为长期参与社区服务的银龄志愿者送上慰问品,用榜样的力量诠释家庭和睦的真谛。

类似的“美德表彰”活动在多个村(社区)同步开展:西河社区举办“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区”表彰大会,肯定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官庄社区将“重阳节活动”与“美丽家庭表彰”相结合,引导居民重视家庭建设;大庄头社区则在民风建设表彰大会上,集中表彰先进个人,让“孝亲敬老”成为社区新风尚。

表彰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让‘孝’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各村(社区)将持续挖掘身边的孝老典型,通过表彰、宣传,引导居民见贤思齐,让尊老敬老成为文明共识。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是城关街道关工委引领各村(社区)践行“敬老爱老”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街道关工委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指导各村(社区)关工委持续创新活动形式,让敬老活动“有温度、有新意”;同时,聚焦老人长期需求,在健康关爱、精神陪伴、权益保障等方面多下功夫,真正让每一位老年居民都能安享晚年、乐享生活,绘就城关街道“老年友好、邻里和谐”的幸福画卷。

地址:合阳县天合园东南角文化大厦3楼 电话:0913-5524056 邮编:715399 邮箱: hywenmingban@163.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8 版权所有: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 陕ICP备19014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