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文明网讯(通讯员 张二赞)古莘大地,文明潮涌。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以“强基工程”为抓手,将文化赋能与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聚焦殡葬陋习、高额彩礼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 过制度先行、宣传浸润、典型引领、服务下沉等举措,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制度破题:精准施策破解民生痛点
“以前办丧事既费钱又费力,光烟酒宴席就得好几万,现在有了《指导意见》,省心又省钱!”城关街道南街村村民王建国对殡葬改革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移风易俗不能“一刀切”。今年3月,合阳县组织30余名“统事”、村支书等“土专家”召开座谈会,围绕殡葬流程优化、宴席标准制定广泛征求意见,经多轮研讨出台《合阳县深化殡葬改革指导意见》,为殡葬改革划定“硬标准”。针对高额彩礼问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乡村大喇叭”、田间宣讲、微信推送等方式普及“婚事新办”理念,还指导各镇(街道)创排《特殊彩礼》等13个聚民心、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巡回展演160余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化解思想疙瘩。
为确保政策落地,合阳县组建督导队伍,打造1个示范镇、23个示范村(社区),以点带面推进改革。城关街道办结合城乡差异制定差异化标准,白灵村、大庄头村率先试点;席家坡村村民李建国子女压缩丧葬费用开支,并将节约费用10万元捐给村级公益事业;南街村党丽琴老人子女以简易仪式送别逝者。这些案例让移风易俗从“政策要求”变成群众“自觉行动”。


新池镇作为全国文明镇,在制度落实上同样亮眼。该镇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新池镇红白事章程实施细则》,健全红白事事前报备、事中服务、事后奖惩“三项机制”,创新推行“双卡”管理模式,理事会成员上门发放恭祝卡或慰问卡,既引导群众又拉近干群关系。运行以来,累计规范办理红白事100余起,平均每户节约1万余元。
基层实践:创新载体激活治理效能
“按村里红白理事会规定,儿子结婚烟不超13元、酒不超60元、宴席360元封顶,光烟酒宴席就省了1万多!”黑池镇南社社区村民雷卫民拿着账本,向邻里算起“幸福账”。
合阳县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让群众成为移风易俗“主角”。南社社区近年将“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制定“四抵制四严禁”殡葬要求,规划公墓骨灰盒安置区。今年以来,社区简办红白事47起,户均节约1.1万元,累计节省51万余元。

甘井镇探索“积分制+移风易俗”路径,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参与新风活动可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组建“干部红娘”团队遏制高额彩礼,持续健全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参与进来不仅能换生活用品,还能帮邻里,心里踏实!”志愿者李娟说。

城关街道40个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全覆盖,修订村规民约新增37条移风易俗条款,推行党员干部“两报告一承诺”制度,316名党员带头签承诺书。针对“婚丧贵、人情重”问题,建立“会前沟通—事中指导—事后回访”机制,今年已为174对新人提供婚事指导,调解18起高额彩礼纠纷;组建“义务帮办队”为困难家庭免费办丧事,528起丧事全部简化流程,累计为群众节省82万元。
新池镇则通过发挥村庄建设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五会”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落实环境整治“三五”机制,探索“红黑榜”“积分制”等路径;完善村规民约,用好“乡村说事日”,整合调解力量开展法律宣讲60余场次,受惠群众超1000人次。
文化铸魂:文明实践涵养新风正气
“文明习惯从小养,新风正气从小树”,11月5日,合阳县“移风易俗 古莘有理 文明风尚进万家”活动在古莘社区举行。这场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办的活动,以“理论宣讲+文艺展演+互动问答+便民服务”形式,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百姓名嘴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文明乡风建设意义,城关街道、甘井镇、南社社区分享经验,小品《退彩礼》传递婚姻真谛,有奖问答环节群众踊跃参与。现场还设“义诊义剪”专区,让群众感受文明新风的同时收获便利。

这样的活动在合阳县已成常态。该县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移风易俗融入社火、广场舞、快板等文艺形式,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群众学有榜样。
新池镇在文化铸魂上同样发力。该镇广泛开展“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选树典型500余人;邀请道德模范组建“五老”“百姓名嘴”宣讲团,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编写《家规家训集锦》,广泛设置善行义举榜,宣传先进事迹;春节、重阳节还为模范赠送慰问礼包,营造崇德向善风尚。
长效推进:久久为功绘就文明画卷
“移风易俗不是‘一阵风’,要靠制度保障才能行稳致远。”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王峰表示。针对群众观念转变慢、工作推进不平衡等问题,该县持续加强差异化宣传,通过镇村结对、文艺培训帮扶滞后镇村,探索高额彩礼治理协作机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级绩效考核。
如今的合阳,殡葬陋习有效遏制,高额彩礼明显下降,人情负担大幅减轻,“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成为共识。从南社社区的“账本减负”,到甘井镇的“积分激励”,再到城关街道的“党员带头”,一个个案例彰显成效;从田间宣讲到文艺演绎,再到文明服务,一幕幕场景传递文明温度。

强基工程润古莘,文明新风进万家。合阳县以文化为笔、制度为墨,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制度化,让文明新风持续浸润人心,不断绘就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群众幸福的美好画卷,为建设文明合阳、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的精神支撑。

地址:合阳县天合园东南角文化大厦3楼 电话:0913-5524056 邮编:715399 邮箱: hywenmingban@163.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8 版权所有: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 陕ICP备19014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