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走过的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自2003年8月加入教师队伍,已经二十一个年头了。但每一学年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崭新的开始,也是全新的挑战。
如果说教师的人生是一部经典著作的话,那它的主题一定是爱,线索便是学生,内容便是知识。
从新手到“新烛”,从“新烛”到新秀,再到2014年的陕西省教学能手,一路走来,通过不断地学习成长,我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需要学习和摸索的东西,我才真正明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的道理。
做红烛当为学生驱走黑暗,做春蚕当为世界吐露芳华。老师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学生。我只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把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去信仰、去追求。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我主动参加各种岗位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总是努力挖掘教材内涵,深入拓展教材外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大胆尝试三小“30+10”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学,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把课堂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努力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20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我始终坚守“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信条,以严谨态度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小学英语教育教研上,从小学英语张红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到省级英语工作坊坊主,再到如今的县级名师+张红玲小学英语研修体主持人,在全体成员的紧密配合下,以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载体,聚焦重点、相互协作、创新探索,通过专题报告、微型课、示范课、点评课等多种方式,不断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和科学方法,提升我县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持续破解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让小学英语课堂气氛愉悦、引人入胜、易学好记。
既然把一切交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或许在物质上,我们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我们一定是富有的。因为这份职业可以挖掘自己无穷的潜力,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曾经作为一名教育主任,我服务教学,任劳任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让课堂活泼生动,充满乐趣;作为一名研修体负责人,我热心传教,精益求精;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我用心用情、尽心尽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多年来,我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英语研修活动;参与“合阳教学研究室古莘教育讲师团”送教下乡活动;承担寒暑期英语学科培训主题报告;参与教研室常规检查活动等,在推动小学英语新课堂、寻找小学英语新途径、树立小学英语新理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在县局的安排下,我先后承担2021、2022年、2023年赴市教学能手赛前能力提升学习示范课点评任务,负责高效课堂示范课及点评工作,收效良好;2021年,代表合阳参加了全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暨全国英语选拔赛,荣获小学组三等奖;同年,被渭南市教育局选聘为“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讲师团成员,为蒲城、澄城两县开展送教服务,得到兄弟县同仁的一致好评;2020年,荣获国培计划优秀学员,担任合阳县小学英语“三支队伍”张红玲名师研修体负责人;先后获得合阳县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首批千人计划骨干教师、县级最美教师、县级质量提升先进个人、县级最美扶贫教师、“古莘教育讲师团”优秀送教者等荣誉称号,多篇教育论文获上级表彰。
有人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数十年来,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立足英语教育教学岗位,用辛勤和汗水浇灌着一代代桃李,为古莘大地培养了一批一批优秀的中学生。直接和间接受我教育教学思想影响的学子达2万人以上。
在“三扶教育”工作中,我帮扶的主要是农村的孩子,除了业余时间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外,我更注重心理教育和心理关怀。并通过入户家访,和家长深入交换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探讨家校共育的好途径、好办法。慢慢的孩子们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罗某,是一名留守儿童,平常家里只有姐姐,而即便是姐姐,也因为高中学习紧张,很少有闲暇照顾他。据我所知,他的胃病已经相当严重。胃酸、胃痛、呕吐经常发作.....加之,思念的心切,生活的困扰,使他显得多忧而消廋,用骨瘦如柴形容他实在是恰当不过的。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吗?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吗?通过对他连续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了这些问题。因此,我定期找他谈心,从生活和心理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告诉他生活上有啥困难就找我。经常给他讲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他胃病发作期间,我亲自给孩子喂药、送饭、送水、打扫屋子。每当看到孩子躺在床上胃痛的样子,我总是心噎着,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在我的精心辅导下,罗某从一个自卑内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好学生。我们班类似罗某这样的孩子还有6个,对于他们,我都一视同仁、精心教导,让这些学困生一个个走上了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道路。
静下心来,细细回想二十多年的工作。我深切体会到:教育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深沉而持久的爱,只有满腔热忱的爱我们的学生,爱自己所带的每一位学生。才能“爱育繁花 芬芳天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爱,是一种高尚纯粹的爱。其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用同样真诚之心去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从而实现爱育的最终目标。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赏识便没有进步,没有期待便没有未来。教育就是用美好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幼苗的过程。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与后勤工作。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喜欢,尤其是要抓住那些学困生。因为当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退去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调皮捣蛋和扰乱课堂的开始。所以,每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便是我们自我反思的时候。要利用课前,做足功课,多听取学困生的想法和意见,充分调动学困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的训斥和惩戒。
对青少年来说,十岁左右是一个思想感情较为复杂的阶段,他们逐渐学会了观察,并对周围的事物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观点,但又似乎在隐隐约约中摇摆不定。每当我发现哪位学生情绪异常时,我都会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尽最大努力发现孩子情绪波动的根本原因,并千方百计帮他们解开疙瘩、放下包袱,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心态尽早归于平和。
爱学生要宽严相间、恰当适度。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端。唯其如此,才能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对学生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爱”自己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言行,具有鲜明的表率性和示范性。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们自当带头不做。如果洁言污行,言行不一,就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
阳光虽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照耀每一棵幼苗,但却可以温暖地普照大地,热情地拥抱世界。我爱我的职业,所以我由衷地赞美她:
教师是一缕春风,可以拂平学生波动的心绪;教师是一束火焰,可以温暖学生冰冷的心灵;教师是一股甘泉,可以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颊,我们应当自然地还以灿烂无比的笑容。(合阳县教学研究室 张红玲)
地址:合阳县天合园东南角文化大厦3楼 电话:0913-5524056 邮编:715399 邮箱: hywenmingban@163.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8 版权所有: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 陕ICP备190142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