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新池镇:美丽乡镇逐“绿”行

发表时间:2024-08-27 15:44 来源:合阳文明网

      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习近平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合阳文明网讯:(通讯员 梁翠)日前,渭南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挥部印发关于《命名2024年度森林镇办、森林村庄、森林社区、森林单位、森林人家的决定》,新池镇荣获“2024年度渭南市森林镇办”荣誉。

       近年来,新池镇以“森林镇办”“森林村庄”创建为载体,大力实施村庄绿化行动,进一步厚植生态底色、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一幅乡村美、环境优、产业兴的崭新绿色画卷在新池大地上徐徐铺展。

       重塑形态提颜值。走在北顺村的小公园内,只见片片翠绿葱郁的乔木、宽阔整洁的游步道,周围村舍环绕,错落有致,移步皆景,公园与村庄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画卷。村党支部书记李怀国高兴地说,创建森林村庄,让全村既提“颜值”又添“气质”。

图片1.png

       据了解,北顺村积极实施村庄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了村庄全区域绿化。2022年,北顺村被评为县级森林村庄。

       为扎实推进“森林镇办”创建工作,新池镇大力实施村庄绿化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宅旁、村旁、路旁的绿化,着力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建立镇村两级“护绿”责任体系,设立镇级林长2名、副林长10名,村级林长14名、副林长14名,并在各村(社区)设置网格长进行包片管理,持续发挥17名生态护林员作用,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日常管护。同时,严格执行林长工作制度,先后召开林长制工作会议8次,开展巡林63次,通过微信、电话及现场督导等方式,定期对各村(社区)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检查,推动林长制由“全面建立”转向“全面见效”。

图片2.png

       庭院植绿留乡愁。“过去我们村村容村貌较差,人居环境欠佳。今年以来,我们实施了‘一宅变三园’建设,村庄的‘颜值’得到很大提升。”坡南村支部书记王松茂说。

       将森林乡村创建与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结合起来,动员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村内空闲地、荒废宅基地改造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让家家户户门前种菜、院后种树、院中有花、村中有园。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已有100余处农村闲置宅基地变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栽种绿化、美化树种800余株,掀起了“一宅变三园”的建设热潮。

图片3.png

       厚植生态助发展。初夏时节,走在新池镇红星社区马庄村,放眼望去,淡紫、金黄、浅绿……一片多彩混交生态林在昔日的荒山荒地上破土而出。

       红星社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本最大效益,先后投资900余万元,将沟坡地、撂荒地、无人耕种地整合建成休闲观光一体的紫缘薰衣草园区,百余农民华丽转身为园区工人,开园后,吸引了大量周边游客,实现了“颜值”与“产值”融合发展。

图片4.png

图片5.png

       近年来,新池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并存理念,在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努力向绿中掘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小麦、玉米为基础产业,葡萄、红薯为主导产业,苹果、香菇、黄花菜、花椒等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新池镇演绎新的篇章。如今,一个个串点成线的美丽村庄、一座座焕发新颜农家院落、一项项蓬勃发展绿色产业早已成为新池镇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注释。

微信图片_20231025104849.png

地址:合阳县天合园东南角文化大厦3楼   电话:0913-5524056   邮编:715399     邮箱: hywenmingban@163.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8 版权所有: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 陕ICP备19014249号-1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1号

小程序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