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城的“合阳模样”

发表时间:2024-03-18 14:08 来源:合阳文明网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华夏文明,薪火传承,凝聚智慧,辉光日新,绵延不断。

       文明是城市之魂。文明之于城市,是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文明成果的共建共享……

合阳县城新颜值.jpg

合阳县城新颜值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被誉为“中国爱情诗之源”的合阳县,三千年风雅颂,传唱着黄河流域上的诗礼文明。在这片古老的“河之洲”上,奏响着建设文明之城的最美和声,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正在这里深度交融,擦出时代火花。

“关雎之地”洽川处女泉.jpg

“关雎之地”洽川处女泉

       合阳县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凝聚建设文明之城的精神力量。如今,漫步在诗经文化浸润的街头,花团锦簇香、鸟语悦晴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在这里演绎;“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家风家训浸染这里的巷道;相逢开口笑,尽是故乡人,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美德在这里延续;“仁义礼智信”教化下的合阳大地,待人谦谦有礼,处事包容随和、处处君子之风……

合阳县“一盔一带”从娃娃抓起.jpg

合阳“一盔一带”从娃娃抓起

       城市最美好的样子,一定是文明涌动在大街小巷的烟火气里,融入到广大市民的家长里短中,贯穿每个人的习惯行为时,体现在这个城市的人人文明、事事文明、处处文明中。

       欲创文明城,必育文明人。人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关键和灵魂。文明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合阳在千百年来的诗礼文明和黄河文明滋养下,形成了独有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符号,用《诗经》教化民风,用诗礼传承文明。从孔子高徒子夏在合阳设教讲授诗经,到汉代合阳令曹全重视地方教化,从明代“西河书院”享誉一方到清代“古莘书院”的书声朗朗,《诗》《书》《礼》《易》《乐》在合阳广泛传播,礼更是在合阳世代延续。走进新时代,合阳以传统文化传承作为以文育人、提升文明素养的重要载体,举办伊尹祭拜、全民唱诵《诗经》、全国隶书名家写诗经、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赛等活动,突出“伊尹故里·诗经合阳”文化主题;建成合阳历史文化博物馆、福源文化街区,列名家精品于堂馆,传艺术新风于大众;上锣鼓、提线木偶戏、面花等国家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于文化传承中铸城市之魂。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文化氛围,孜孜以求的文化坚守,成就了敦厚宽仁、尚文崇礼的合阳人,成为文明城市最大的底气。

合阳师生齐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pg

合阳师生齐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欲育文明人,必铸文明魂。文明的个体成就文明的群体,文明的群体成就文明的城市。做文明人,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合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大力开展“莘情洽理 培根铸魂”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巡回宣讲活动,通过戏曲、快板、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先进思想、创新理论、方针政策送进千家万户。“星火成炬·文明合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走进校园,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落地有声。广泛挖掘小人物、老故事,大力评选道德模范、最美好人,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感召身边人,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道德力量在生长,文明力量在传递。

合阳县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jpg

合阳县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欲铸文明魂,必学文明仪。文明行为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日积月累的提升。合阳县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狠抓文明行为的养成和培育,成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队,来自合阳各单位的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区和窗口单位,风雪中进行文明引导的人民警察,路灯下默默坚守的环卫工人,耐心为居民化解纠纷的社区网格员,主动清理楼道杂物的小区居民……重阳节村里敬老孝亲的举动,村规民约的上墙公布、入脑入心,家风家训的征集、提炼、公示、笃行,村里的文化墙、广播里的宣传语、环卫车上的小喇叭……提升着每个人的文明意识、提示着每个人的文明行为。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小微”阵地上践行文明、传递文明、享受文明。善举微光,提升城市温度,点亮城市文明。如今的合阳,道德底蕴更加深厚,文明风尚积厚成势。

合阳县和美乡村.jpg

合阳县和美乡村

       学好文明仪,共塑文明城。“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环境,既要扮靓“面子”、夯实“里子”,更要守护好城市的“底子”和“根子”。做实城市的“里子”:合阳一次性完成6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任务,打造325条各具特色背街小巷,规划建成19处便民农贸市场,增加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和无障碍卫生间30多个,解决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被这所城市尊重的“暖心”。扮靓城市的“面子”:亮化工程点亮城市璀璨夜空,撬动夜间经济。新建5处新颖别致、特色鲜明的主题小公园,集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于一身,配备休憩廊架、增设锻炼器材,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做优城市的“根子”:先"治"治理者,在全县开展“领导走街”“开门纳谏 下沉问访”活动,全县干部争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优化12345市民热线、网上群众工作闭环办理流程,举办电视问政“面对面”,组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访团找问题、提建议,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办事更省心、生活更舒心。 

合阳县文明实践活动进农村.jpg

合阳县党的创新理论进农村  

       精神文明烘托城市气质,彰显城市精神,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激活经济潜能,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走实发展路,种好文明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精神文明的坚实基础。只有不断强化经济发展“硬实力”支撑,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力度,持续优化“学位、车位、床位、厕位、梯位”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推进产业振兴,丰富百姓衣食住行,以良好的城市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实现乡村美、产业兴、民生暖、民心稳,文明才有更丰厚的底蕴。

合阳县绿染一城新.jpg

合阳县绿染一城新

       听取人民声,答好民生卷。群众满意是建设文明之城的精神旨归。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有获得感。只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走好群众路线,让干部“走下去”,听民声、察民情,把群众的诉求清单变成干部责任清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百姓“关键小事”,文明之城才会有更坚实的支撑。

       当好代言人,共画同心圆。每个人都是文明城市的形象大使,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城市的文明形象。只有注重抓过程、抓细节、抓习德,功夫下在平时,工作做在日常,让每一次礼让、每一份理解,都成为文明最好的风景;让每一次参与、每一份支持,都成为具体行动;让每一次善举、每一点微光,汇聚成榜样力量。建设文明之城,只有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人人自觉参与、自我提升的内在主动,让每个人在建设文明之城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与文明城相互滋养,相互成长,全城同奏文明曲,干群共画同心圆,才能共创文明新时代,共赴美好新生活!(合阳县委宣传部供稿)

微信图片_20231025150035.png

地址:合阳县天合园东南角文化大厦3楼   电话:0913-5524056   邮编:715399     邮箱: hywenmingban@163.com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8 版权所有: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 陕ICP备19014249号-1

陕公网安备 61052402610541号

小程序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