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匠心守护传统文化的陕西合阳葫芦娃

      说起葫芦娃,每个人都会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葫芦七兄弟》,神通广大的葫芦七兄弟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但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葫芦娃”,却不是葫芦七兄弟中的葫芦娃,而是陕西省合阳县洽川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洽川葫芦宋朋杰的故事。

t016de521b6d8fe08c5.jpg

      在陕西合阳,当人们提起葫芦的时候,总是会毫不犹豫的想起当地洽川镇的宋朋杰,一个三十刚出头的农村小伙,凭借着一身热忱,一腔热血,把一粒粒葫芦种子播撒在黄土地上,经过精心的育苗看护,春播秋收,最终由田间地头摆在了高雅的文化殿堂之上,让一粒粒普普通通的葫芦种子,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

t016de521b6d8fe08c5.jpg

      说起他的制作技艺,他总是谦虚的跟周围人说,多思考,勤动手就行了。洽川葫芦的制作技艺始源于清代,距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一个技艺精湛的葫芦工艺师雕刻一件精品葫芦,从挑选葫芦到雕刻制作完成,大概需要6-9天的时间。雕刻制作葫芦的主要工艺大概有以下几项,第一是挑选葫芦,第二是打底稿,紧接着绘画,然后刻线、镂空、紧接着浮雕、上色,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打磨。

      宋朋杰自幼跟随祖父学习雕刻和手工制作,常常沉迷于绘画和手工。05年离开家乡远赴山东、天津、河南、山西诸地拜师学艺,学习雕刻技艺与种植栽培技术,宋朋杰融各家之所长,又结合自身的思考去雕刻制作。12年学成归来后,成立了合作社,专门从事葫芦的种植与雕刻制作。

      宋朋杰凭借着自己对葫芦事业的专注与热爱,自主创新并创作出备受人们喜爱的葫芦类秦腔戏曲脸谱、天作之合葫芦灯、福禄万代葫芦灯等新型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为一体的工艺品。”现在,洽川葫芦已经顺利的进入了陕西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朋杰也被授予渭南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合作社成立以来,宋朋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帮扶贫困户,免费举办技能培训班,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指导他们去种植葫芦,然后自己高于市场价格再回收加工。同时吸纳有劳动意愿的残障人士,为他们进行雕刻技艺指导培训,并提供就业岗位,收入生活都有了基本保障。

1.jpg

2012年宋朋杰的手工雕刻葫芦作品《喜结良缘》、《四季平安》被广东省莞城美术馆收藏

2014年荣获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国风秦韵·首届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银奖

2016年获得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等

t015f9a65c25325a6c9.jpg

      谁又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葫芦,竟能使得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为整个家乡的骄傲,2018年,宋朋杰作为全国1529名团代表中的一份子,光荣的参加了中国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年他三十岁。

t019dc0495a9597ae86.jpg

      洽川葫芦雕刻技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凝结了几代人的智慧与心血,相信葫芦雕刻技艺与葫芦文化,在宋朋杰这一代必将发展的更加灿烂辉煌。